深聊MATERIAL DESIGN复杂响应式设计

2018-02-24 15:39 更新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uisdc.com/material-design-responsive-design

编者按:Material Design初出茅庐,现在大多数是试水之作,刚好近期有同学接手了一个响应式Web站点的改版设计,笔者参考Material Design总结以下三点,关于如何实现复杂响应式站点的Material Design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说到Material Design,有一篇强烈推荐:《重磅教程!帮你全面彻底搞定MATERIAL DESIGN的学习笔记》

2011年,Gmail邮箱的按钮变得更加扁平化。2012年,Google引入分层的卡片设计,使用更多的空白和精心设计的层次排版结构。经历了几年的迭代和提炼,Google寻找到了一种可以贯通的理论体系,即把系统内的各种设计都规范成一种变形的纸片,并套用现实中纸墨的物理模型进行交互,这就是2014年Google I/O大会隆重发布的Material Design。

Material Design提出了平面像素的Z轴概念,通过纸片在物理世界中形态的抽象和提炼,定义了各种信息层级和常用状态的表达方式,并详细讲解了各个细节的处理方法,就像一本考试大纲,囊括了产品中常用的UI细节,甚至一些UX细节。这里并不赘述,想看详细的Design Guide请点击这里(要搬梯子),翻译版的点击这里

如果说UX和UI的展现,是连接产品与用户的纽带,那么产品的UX以及UI应从产品的核心逻辑延展并且推演而来。如果说产品的核心逻辑或者技术的实现难易会成为设计展现的限制,那么UX和UI应是在各种限制下所权衡出的最优解。而Material Design则像是架桥说明或者权衡出的通用解,对于众多产品做以参考。

既然是通用大纲,那么抛开产品仅谈设计,难免会停留于“通用”层面,而利用Material Design进行实战的案例,网上也多是app的一些设计尝试。恰好在近期的工作学习中,接手一个响应式web站点的改版设计,笔者参考Material Design总结以下三点分享如何实现复杂响应式站点的Material Design。

一、清晰轻量的产品逻辑

奥卡姆剃须刀法则同样在产品架构设计中适用,越简单的架构越有利于产品的生长。清晰轻量的产品逻辑,会减少用户的负担感,从而提高交互上的效率和愉悦感。

分析Material Design,会发现Google归纳了两类复杂内容信息的层级关系,分别是Card和Tile(List 以及其他相似定义属于同类的内容信息层级),其他定义多用于UI结构及细节。其中,Google定义Card是一种多功能信息的聚合入口,信息层级应较高,体现在Z轴应高于其他信息,视觉上有阴影表现并加以圆角处理。而tile(或同类信息列表)则是(同类或相关)信息的模块展现,信息层级应较低,体现在Z轴应略低于其他信息,视觉上应无阴影表现不加圆角处理。其结果是从视觉层面让产品对象更高效、更简单,同时也更具物理世界的“真实感”。

如上图的占比划分,页面元素可以完成灵活、规范的响应。可以以此作为整个产品的响应办法,在此基础之上,可以对Material Design进行全面的推演。

三、精雕细琢的页面细节

如果说产品逻辑是整个网站的骨架,那么精雕细琢的页面细节则可以比喻为网站的气质灵魂。有轻量级的产品构架和明确灵活的响应式办法后,即可通过Material Design的官方说明进行全面设计。在Material Design的说明中,已经详细解释了各个状态的约束和细节,在此并不赘述,笔者仅挑选一些典型的细节。

1)css动画

Material Design中开篇第一章节便讲述了动画给用户的直观感受,说明感知一个物体有形的部分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如何去控制它。一些细节位置的动画能给用户体验上的惊喜。然而在web端实现动画效果并不像app里那样的容易,大量JS也会影响页面加载速度甚至影响页面其他代码。所以笔者选择利用CSS对页面一些细节加以动画效果。

A 点击按钮

Material Design给出了一种ripple button,抽象了人用手触碰卡片的涟漪效果,给用户一种全新的使用体验,欢迎来Gekec.com点击尝试。

B 输入框

简单的Description和一条横线,抽象了实体文字卡片的填写过程,可以帮助用户对输入区域有实体化的理解,欢迎来Gekec.com点击尝试。

2)文字样式

Material Design中强调“同时使用过多的字体尺寸和样式,可以轻易的毁掉布局”,并约束了常用的基本样式就是基于12sp、14sp、16sp、20sp的字体排版。

熟悉Android的朋友可能对sp的概念并不陌生,sp:Scale-independent pixels,它是安卓的字体单位,以160PPI屏幕为标准,当字体大小为 100%时, 1sp=1px;然而响应式的网页并不是安卓,网页更需要物理像素的尺寸约束,所以笔者在所划分的临界点计算了一下所测试屏幕的浏览器PPI,如下:

  • iphone5: 320x568px/4英寸/PPI=162.95
  • 荣耀6:360x640px/5英寸/PPI=146.86
  • ipad:1024×768/7.9英寸/PPI=131.96
  • ipad mini:1024×768/7.9英寸/PPI=162.03

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,大多浏览器启动像素所产生的PPI大约在160左右,所以某段文字在PC端约束的物理像素尺寸,直接同样尺寸应用于移动端时,应该也可以产生不错的体验效果,所以设计时可以直接将Material Design的字体sp尺寸转化为px来使用。Gekec.com的项目中,笔者只约束一套字体样式,在方便前端开发的同时,完成了不错的响应式效果。

3)颜色

Material Design Guide中给出了若干明亮鲜艳的颜色,并且指定了颜色的主要展现和层级变化,可供设计师选择。

在实际操作中,通过商品内容的分类,笔者直接选择Material Design中的颜色,作为每类商品的主要颜色,而在一些重要的操作入口,颜色应与主要颜色有明显区别。笔者应用色环在Material Design Color基础上,配合内容建立整个网站的颜色体系:

A 主体颜色以及层次根据内容确定,直接参考Material Design Color

B 应用色环分析整体补色间色

将所有主体颜色步在色环上,可以分析出补色位置应为上方红框位置,应用于有明显区别的重要入口,如“加入购物车”、“砸¥1元参与”,“结算”等等;而间色位置应为下方红框位置,应用于不明显的细节变化,如文字hover,文字链接等;

4)间距

Material Design Guide中已经严格约束了各个元素状态下的间距,但为了满足全站响应式布局在主流屏幕展现,笔者仍然使用了8px原理对一些间距进行了调整;在很多设计师研究8px原理并进行设计的同时,笔者仍然需要强调,响应式web的设计应基于浏览器的像素尺寸,并不是基于ios和android的屏幕尺寸。具体可以参考上面已经分享的表格进行实验。

总结:

Material Design已经给出了详细的设计细节和原则,但不一定适合每一款产品,设计师需要弄清自身的产品是web还是app,逻辑是什么样,才可以进行细化的设计工作;深入了解产品逻辑的基础上,确定的一套响应办法和页面细节,能够保障设计的展现并带来不错设计效果。Material Design作为即苹果、微软之后最新推出的设计语言,充满了浓郁的Google风情,能够给用户提供新鲜的视觉体验,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会尝试用Material Design进行设计。

以上内容是否对您有帮助:
在线笔记
App下载
App下载

扫描二维码

下载编程狮App

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
编程狮公众号